“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我们要......”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016级研究生张晓月带着她阳光一般的笑容,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如是说。身为天津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求真“青马”精神、发出“青马”声音是她责无旁贷的使命。她还是学院党建办公室副主任和第二学生党支部书记,多次获评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带着“青马”光环,她依然奔走在前进的路上。
深入学习 求真学问
“青马”班所学习的内容,不仅包含了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也囊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新知识。面对这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张晓月一开始是有些不知所措的,“理工科专业背景并没有给予我很大的帮助,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我换掉以往理科的固定思维,进行重新思考,这对我来说也是个挑战。”幸运的是,在市委党校学习的第一堂课上,张殿军老师对《共产党宣言》绘声绘色的讲授就打破了理论在她印象里十分枯燥无味的刻板印象,点燃了她的学习热情,让她开始主动学习。
她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在市委党校学习“青马”班理论知识,经过三个阶段的理论学习,收获颇多。她说:“我切实明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构理论自觉、完善思维方法、引领时代先声的不二法门,不能单纯的追求‘及格分’作为满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所希望的那样,青年学习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同样,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唯有求真,才可以擦亮马克思传下来的指路明灯。身为青马工程学员,我定当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自己的鲜亮底色,继续坚持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当做自己的生活习惯。”
深入实践 练真本领
“青马”班实践的第一站是陕西延川梁家河,在梁家河村史馆参观学习时,她了解到习总书记当年立下的志向院2,看到梁家河从一个村民吃不饱、穿不暖的村落,成为现在梁家河人住上砖瓦房、用上互联网的美丽新农村。在穿越时空体会习总书记“身教”的同时,她不禁思考,作为青年的我们,应如何接过这根历史接力棒,在发展新农村和加强社区街道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李鸿忠书记也曾说:“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核心在‘者’,落脚点在于实践。”在她看来,青年一代应该响应号召,扎根基层,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扎根基层也是“青马”学员用来滋养信仰的方式。去年寒假,张晓月在滨海新区茶淀街道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实践锻炼,她在信访办和民生办两个部门工作,按要求完成“六个一”的任务,主要包括:走访天津市东方制鞋有限公司;慰问三位劳模;慰问孤寡老人张大爷;慰问百岁老人刘淑珍奶奶;走访九龙里社区,联系社区党委徐谨书记;参加退役士兵再就业村居联络点工作部署会等。在走访九龙里社区时,社区党委徐谨书记告诉她,“对百姓的关心,不能只是口号,不能只有物质补贴,更多的是需要每一位基层工作者用感情来体现关怀。”这句话令她印象十分深刻。为敬老助老,街道为不同年龄段的老人每月发放关爱金,其中百岁老人的关爱
金是由民生办工作人员每月登门送到,她也参与了送关爱金的过程,送钱的同时也送去了温暖,老人满足的笑容让她十分感动。实践铸真知,她也有了自己的心得,“在服务基层时,年轻人对计算机和办公软件的熟练度、开展工作时的果决执行力、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和工作态度的热情都是强有力的优势,我们应认清自身优势,用好基层载体,才能够更好的挥洒青春热血!”
深入校园 宣讲“布道”
在张晓月看来,在“青马”班求真学问和练真本领的丰硕学习成果,是个人的收获,但也应该分享给他人。就像李鸿忠书记曾要求的那样,“青马”学员要勇于做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布道者。校园里的多重身份,让她有了多次布道宣讲的机会。作为校领读团的一员,她多次深入到本科生团支部、学生干部培训开展主题宣讲,讲授中融入青年视角和学生思维,用自己的力量感染校园的青年群体。作为学院党建办公室副主任和第二学生党支部书记,她在支部分享学习经典理论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并借鉴“青马”班的研讨模式,在支部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学生,在宿舍、实验室、图书馆等场合,通过借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之江新语》等书籍和日常交流的形式,对身边的同学产生细微的影响。
“我们这一代人将经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整个过程,这既是一种光荣,也是极大的鞭策。”习总书记先后提出的“五点希望”、“八字真经”、“十六字诀”和“四点要求”,为新时代的青年人锚定了方位、指出了路标。她将同其他“青马”学员携手,把扎根基层的个人理想同祖国发展和人民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校报记者 江柳)